理事長的話




 

     




   

理事長 陳俊忠

  •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教授
  • 國立體育大學 兼任教授
  • 實踐大學 兼任教授
  •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研究院 研究學者


 
  • 由於現今社會醫療與公衛的進步、抗生素與疫苗的發明使用,有效控制了急性傳染性疾病的發生與死亡,而造成人類致死的原因已轉變成非傳染性疾病(noncommunicable diseases,NCDs)。非傳染性疾病每年殺死全世界4千1百萬人,約為全球死亡人數的71%。心血管疾病、癌症、糖尿病與慢性呼吸道疾病是四大非傳染性疾病。而非傳染性疾病的四大危險因子為吸菸、喝酒、不健康飲食與缺乏運動 (WHO, 2018)。其中「缺乏運動」已成為第四大死亡風險因素,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顯示,全球有超過14億的成年人缺乏運動,他們罹患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老年痴呆症和癌症的風險更高。而定期進行規律運動已被證明有助於預防和治療心臟病、中風、糖尿病以及乳腺癌和結腸癌等非傳染性疾病(NCD)。且規律運動還有助於預防高血壓、超重和肥胖,並可以改善心理健康、增進生活品質和幸福感。因此,2007年美國運動醫學會(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)與美國醫學會(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)合作推出「運動是良藥,Exercise is medicine (EIM)」的行動計劃。
  • 然而自2007年EIM推廣以來,身體活動的推廣雖然已被許多國家所重視,但運動處方仍處於公益性質為主的衛教宣導與活動推廣形式,缺乏穩定持續的執行架構與平台。受限於缺乏有效工具、充分資源與支持性策略,更遑論全球領導力與區域和國家建的協調合作,身體活動推廣的成效都極為侷限與短暫。世衛組織WHO (2018),為了因應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治,發表新的「促進身體活動的全球行動計畫」(WHO GLOBAL ACTION PLAN ON PHYSICAL ACTIVITY 2018-2030),此行動計畫是通過全球諮詢過程制定,涉及政府的各個部門和利益相關者,包括衛生、體育運動、交通、城市設計、公民社會、學術界和私營部門等
  • 本會即是以推廣健身運動醫學之觀念與教育,提升全體國民之健康為宗旨,希望能夠結合醫療衛生、體育運動、學術界和私營部門等資源,進一步強化運動是良藥的執行成效,將運動處方區分為兩部分,醫師的運動轉介處方與運動科學專業人員的運動執行處方,並積極推動:

    (1)健身運動推廣人員與運動指導專業人員培訓與認證

    (2)社區與職場內的健康運動場域規劃發展

    (3)「運動是良藥」成功案例的國際合作發展

  • 以確保所有民眾都能使用安全且有利的環境,讓他們擁有多樣化的機會,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積極運動,藉由改善個人、社區和職場健康的方案,為台灣與全球所有國家的社會,文化和經濟發展做出貢獻。
  • 近期將先嘗試邀請醫療衛生、健身運動指導、健身產業營運等現有專業人員,以健身運動推廣人員培訓與認證為努力目標,建構一個共同推廣的架構與互動平台,創造吸引民眾參與的持續誘因與健身運動支持環境。未來將與產業合作規劃運動指導人才培訓及認證課程系統,爭取國際組織與醫療專業團體的認可,並積極推動「運動是良藥」的行動計劃。